close

分享真正的重要議題,在網路上激發起更多的正反面討論"

http://toye4441.pixnet.net/blog
http://mypaper.pchome.com.tw/mis968
http://blog.roodo.com/mis968
http://blog.sina.com.tw/mis968/
http://toye4441.pixnet.net/blog/post/108562430 

"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常識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鬼月 暑假 NBA 4G LTE 氣爆 主題 從科學角度看病毒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社會人文> 歷史> 世界史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知識問題| 北愛爾蘭現在是否仍在爭亂及請推薦英國史書(限歷史系答). 發問者: eleven ( 研究生 4 級) 擅長領域: 英文 | 升學考試 發問時間: 2009-05-26 22:04:59 解決時間: 2009-06-04 09:42:55 解答贈點: 24 ( 共有 2 人贊助 ) 回答: 4 評論: 0 意見: 6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100% .共有 9 人評價.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我的歷史、地理概念一直很差, 因此近期一直在補強自己的歷史概念。 我喜歡看單一國家/相關地區的歷史書, 然後再把各國相關的事件聯結在一起。 最近剛看完漫話英國, 終於對英國史有了一些些了解。 但書中描述的有一點讓我很困惑, 想請問: 北愛爾蘭跟愛爾蘭二區至今仍常戰亂, 或愛爾蘭(?)仍常因怕被國際忽視 與報復心態而對各國英國大使館等等攻擊嗎? 漫話英國最後一大段一直在敍述 新教和舊教間的衝突 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間的衝突, 愛爾蘭人想要整個島統一為一個國家, 但又怕演變為英/愛戰爭; 北愛爾蘭新教徒約有2/3;天主教徒約有1/3, 二教間常有衝突....; 總之這段冤仇有夠亂且難解, 看得我頭昏眼花愈看愈迷糊。 然而印象中這幾年並沒看到國際新聞說二者有嚴重衝突的消息啊! 此外,個人認為光看一本書是不夠的, 且認為書籍作者背景、敍述功力和作者所用來參考的史料是否可信很重要, 因此,想請歷史系對英國史有研究者, 推薦您所看過的英國史中較可靠的書籍! 希望是依時序寫的編年史, 若其中有加入各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等等敍述更好! 當然,若是依史實為依據用說故事的方法敍述, 及配上相關地理/人物插圖更好! 若是屬一系列的書籍也行, 我是自己想當成閒書看, 並不是為了考試或什麼, 所以書寫得好、可信度高比較重要! 若是絕版書希望至少在國家圖書館或台北地區圖書館借得到。 謝謝,二十點相贈!! 2009-05-26 22:14:24 補充 昏倒! 我要的不是貼文專家, 而是能針對問題回答者! 請看得懂我問題者簡明阨要地回答 並推薦書籍即可; 不用急著答, 請先消化您的知識後再整理並回答。 2009-05-26 22:33:37 補充 前幾年我不敢說, 至少自今年大約二月起, 我有空就會看國際新聞了解時事, 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的亂是有所聞的, 但卻根本沒看到愛爾蘭、北愛爾愛在亂, 而且一直以為英國人/愛爾蘭人是個性很溫和的, 直到看了書才知他們有多固執多誇張.... @_@ 因此才想了解那這二地居民目前狀況如何。 我猜可能要找英國報紙來看, 但台灣好像沒有什麼英國報, 而且我也不想一天一天地查, 只好來看有沒有人是長期關注國際事件知道這二區目前狀況。 2009-05-26 22:56:10 補充 ~漂泊四方~: 我後來才看到您貼在意見的內容。 若可以, 請改成補充吧! 書我猜不會有人推薦, 應該又都會要我自己去找了.... 我可能比較龜毛真的不想自己摸索, 畢竟隔行如隔山實在不知從何找也沒那麼多時間研究! 某師說X國有歷史學家根據一堆"可靠史料"寫得洋洋灑灑, 竟然該國一堆歷史專家也深信不疑, 看在別國史學/考古專家眼中卻覺得: 真是胡扯亂蓋!! 因此,非歷史本科的我才會這麼希望有人推薦入門書, 免得對史料不了解的我"誤入歧途" 誤看一堆察證不夠嚴謹或史觀過於偏頗的書。 2009-06-04 09:21:39 補充 意見者: aki ( 專家 2 級 ) 擅長領域: 本國史 | 歷史人物 發表時間: 2009-05-17 09:54:24 最容易找的就是三民書局出的國別史系列, 有你要的書。至於中國出版的就更多了。 有時間的話多逛逛書店吧。 2009-06-04 09:23:28 補充 意見者: 柯達 ( 大師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6 23:46:09 三民出的國別史系列中《阿富汗史》就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也有出一本《巴基斯坦史》 而中國也出過《中東國家通史‧阿富汗卷》 其實,由於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在地理上大多數是歸入南亞地區,特別是巴基斯坦作為一個獨立的區域,也是在印巴分治之後的事,此前這一區域並不被稱為巴基斯坦,而是被視為印度的一部分,所以您也可參見《印度史》的作品。 2009-06-04 09:32:20 補充 之前問阿富汗與斯里蘭卡史時, 由於二位朋友都只提出意見而未回答 以致我只好在發問到期前移除, 但我想他們的意見很值得參考因此PO在這兒讓大家參考! 謝謝大家的回答, 由於柯達先生最早針對問題回答, 因此最佳解理應給他! 感謝大家! 2009-06-04 09:34:42 補充 之前問阿富汗、斯里蘭卡歷史書時, 二位朋友給了意見卻沒回答, 導致我只好在到期前移除發問。 把二位朋友那時給的意見PO上來, 讓想要讀歷史書的朋友們參考! 此外,感謝大家回答, 由於只能選一個最佳解, 因此選柯達先生。 很感謝大家, 在知很少遇到這麼多學有專精的朋友們來幫忙了! 感謝! 2009-06-04 09:35:51 補充 意見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6 22:13:28 大多數北愛爾蘭人(聯合派)希望留在英國,但一個舉足輕重的少數派(民族派)希望加入愛爾蘭共和國。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兩派之間的鬥爭武裝化。1972年北愛爾蘭的自治權為此被取消。從1990年代中開始,兩派的主要半軍事組織達成一個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協議。 2009-06-04 09:40:12 補充 2002年10月14日,英國政府宣布,中止北愛地方自治政府的運作,把北愛爾蘭地區的控制權重新收歸中央政府。[1] 2007年5月8日,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宣誓就職,這標誌北愛正式恢復分權自治政府。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 回答者: 柯達 ( 大師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回答時間: 2009-05-26 23:34:28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北愛問題的根源 北愛爾蘭問題的遠因是自11世紀末以來,諾曼-威爾斯貴族征服愛爾蘭開始,以後大批的諾曼貴族湧入征服愛爾蘭,徹底了衝擊到了原本的愛爾蘭氏族社會。在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征服全愛爾蘭後,諾曼貴族在愛爾蘭便逐漸同化到愛爾蘭社會當中。往後,愛爾蘭往往是由駐守都柏林的總督進行統治。在宗教改革之後,英格蘭派去的總督逼迫愛爾蘭人民放棄原有的天主教信仰,改宗英國國教派,從而引發民怨。而在之後,奧力佛‧克倫威爾以愛爾蘭人民不願支持英格蘭共和國,反而效忠被推翻的斯圖亞特王朝,於是率兵入侵愛爾蘭,並以高壓的手段予以控制,更引起愛爾蘭人民的不滿。此後,愛爾蘭在歷次的政潮與變亂當中,大多支持斯圖亞特王朝,以對抗英格蘭王國或之後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1707年後,由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合併組成)。 由於愛爾蘭人民長期的賓服,因此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政府為了從政治面上解決問題,於是於1800年透過《合併法案》將愛爾蘭王國(1542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將愛爾蘭升格為王國,並由自己出任愛爾蘭國王)合併到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當中,從此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便改稱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合併後的愛爾蘭,處境並未因此改善。而遠在倫敦的政府也鮮少正視愛爾蘭人的想法,因此愛爾蘭分離主義始終未曾間斷。到19世紀末起,愛爾蘭人由於民族主義的風潮影響下,愛爾蘭人民擺脫了在大饑荒時代對不列顛的依賴,重新追求起自身的民族獨立,在歷經了愛爾蘭自治運動與愛爾蘭獨立戰爭後,而獲得獨立。但是北愛爾蘭六郡則由於當地向來親不列顛、信奉新教的蘇格蘭移民與英格蘭移民較多,因此在1914年《第三次自治法案》中,被排除在新成立的愛爾蘭自治邦之外,而直接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進行直接統治,從此導致北愛爾蘭六郡自此脫離愛爾蘭,成為一獨立的行政單位,也種下了現今愛爾蘭分裂的局面。 北愛問題的現狀 北愛問題近幾年已經緩和,自1998年的《貝爾發斯特協議》簽訂以來,愛爾蘭與北愛爾蘭的武力衝突便緩和下來。到了2005年,在《貝爾發斯特協議》簽訂後,仍舊堅持武裝路線的臨時愛爾蘭共和軍(Provisional IRA)也正式宣告放棄武裝路線,公開銷毀武器。此後,在北愛爾蘭內部主張與不列顛聯合的聯合派,也與主張與愛爾蘭共產黨統一的民族派,也放下歧見,共組(北愛爾蘭)聯合政府。與此同時,不列顛也將原本用之"協防"的軍隊撤出北愛爾蘭,使其駐軍從25000人,減少到僅存5000人。 同時,在1998年的《貝爾發斯特協議》中,愛爾蘭共和國也正式宣告放棄《1937年愛爾蘭憲法》中關於「全愛爾蘭島」的領土要求(換言之便是變相地放棄對北愛爾蘭的領土要求);而愛爾蘭共和軍也在獲得不列顛方面允諾恢復北愛爾蘭立法議會為前提下,放棄武力。於是,根據《貝爾發斯特協議》,北愛爾蘭內部的兩大政治派別(聯合派與民族派)便合組北愛爾蘭最高的政權機構──北愛爾蘭議會,分享北愛爾蘭的政權。 雖然,《貝爾發斯特協議》的簽署仍舊引起部分愛爾蘭統一的激進派抵制,並且在1998年於泰隆郡的歐馬造成29人喪生的爆炸案,但是這類的激進手段也越來越不得到愛爾蘭人的支持。於是在2001年,新芬黨領袖亞當斯便呼籲愛爾蘭共和軍放下武器,以和平的手段,分享北愛爾蘭政權,以緩進的方式,尋求愛爾蘭統一的機會。因此,愛爾蘭共和軍在各方奔走之下,於2001年10月宣布放下武器,然而此次放下武器卻沒維持多久,愛爾蘭共和軍便又反悔,重新武裝。但是,亞當斯仍舊持續呼籲愛爾蘭共和軍放棄武力,最終於2005年,雙方達成協議,愛爾蘭共和軍再次放棄武力,並由另行組織的「獨立國際除役委員會」監管下,完成解除武裝的行動,徹底揚棄武裝路線。 到了2006年,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再與愛爾蘭共和國及北愛爾蘭各黨派簽訂《聖安德魯斯協議》,明定在2007年5月8日前組成新的北愛爾蘭政府,而北愛爾蘭的新芬黨也必須承認北愛爾蘭的行政與法律,徹底放棄武力。於是,2007年1月時,新芬黨接受了上述的條件,並很快地就在協議規定的期限之前,與原本的執政黨─民主聯合黨─合組政府。而原本立場強硬的聯合派北愛爾蘭總理裴斯理也於同時放棄對愛爾蘭共和國一貫的敵視態度,與愛爾蘭共和國總統公開和解。 在北愛爾蘭新政府成立的同時,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也正式放棄對北愛爾蘭的監管,將北愛爾蘭的政權還諸北愛爾蘭人民,北愛爾蘭開始進行自治。首屆北愛爾蘭議會的總理由裴斯理出任,而副總理則由新芬黨的馬丁‧馬金尼斯擔任,正式落實《聖安德魯斯協議》中的聯合政府主張。 2009-05-26 23:35:06 補充 相關的資料 由於這方面的中文資料很少,因此我也只是透過我能掌握到的幾本《愛爾蘭史》與過往閱讀過的幾本《英國史》,草草地撰寫上文,因此請您能多多體諒。 在愛爾蘭史方面,中文書籍十分缺乏,較舊的有愛德蒙‧柯蒂斯的《愛爾蘭史》(江蘇師範學院),這部書成書較早,因此對於近年來愛爾蘭的變遷,並無述及,但對於上古以來的愛爾蘭史卻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您可到台大的總圖密集書庫中找到此書,該書分為兩冊)。而較新的中文作品,個人推薦周惠民的《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三民),該書內容為本文撰寫的主要依據,其內容十分豐富,對於近年來的變遷也有簡略的述及。 2009-05-26 23:35:15 補充 而英國史方面的作品,個人比較推薦W. A. 史派克的《抗拒民主的國家──大不列顛的遲疑與抉擇 1707-1975》(左岸),這本書雖然沒有提到近年來的發展,其重點也被放在不列顛島上,但是對於整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發展,卻能提供很好的背景知識。 以上草草述及,如有不足,自當續行補充,也請批評指教。 相關詞: 北愛爾蘭問題,北愛爾蘭獨立,北愛爾蘭巨人之路,北愛爾蘭旅遊,北愛爾蘭共和軍,北愛爾蘭 愛爾蘭,北愛爾蘭首都,北愛爾蘭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北愛爾蘭省名 北愛爾蘭,愛爾蘭,愛爾蘭共和軍,大不列顛,愛爾蘭人,聯合王國,聖安德魯斯,英格蘭,王國,愛爾蘭共和國[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3 ) | 意見( 6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感謝大家回答, 由於只能選一個最佳解, 因此選柯達先生。 很感謝大家, 在知很少遇到這麼多學有專精的朋友們來幫忙了! 感謝!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相關問答 [ 世界史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 . [ 世界史 ]關於英國和北愛爾蘭的民族... . [ 世界史 ]北愛爾蘭歷年簽定的所有協... . [ 其他 ]請問北愛爾蘭和愛爾蘭 . [ 世界史 ]北愛爾蘭的獨立問題 . [ 世界史 ]北愛爾蘭的人是支持英國那... . 更多 個人推薦 [ 保養維修 ]馬牌輪胎裝兩天居然消風.... . [ 貸款 ]買房頭期款需要多少,想買... . [ 貸款 ]471【勞保貸】協商法扣... . [ 貸款 ]081【民間信貸】勞保薪... . [ 生涯規劃 ]痛苦的抉擇_公家或私人機... . [ 臉部保養 ]飛梭雷射哪種好?是不是二... . .其他回答(3) 意見(6) 相關評論(0) . 001 回答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回答時間: 2009-05-26 22:11:22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愛爾蘭分為: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 愛爾蘭共和國: (愛爾蘭語:ire,英語:Ireland)是一個歐洲國家,歐盟成員國之一,位於歐洲西北海岸的愛爾蘭島,約佔該島南部的5/6面積。剩餘東北部的1/6面積屬於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即英國),稱為北愛爾蘭。 憲法規定國名為愛爾蘭,但是這個名字在外交上有時候有爭議,法定以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語:Poblacht na hireann)來敘述國家。 歷史 以下只介紹愛爾蘭共和國史。另請參看:愛爾蘭歷史,愛爾蘭共和國歷史 愛爾蘭在1922年之前為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組成部分。1919年,大多數於1918年大選中當選的愛爾蘭議員拒絕在英國下議院任職,他們自行組成了愛爾蘭議會(愛爾蘭語:Dil ireann),並於1919年1月以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名義發布了單方獨立宣言。當時,愛爾蘭沒有得到國際上的承認,但在英愛戰爭(亦稱愛爾蘭獨立戰爭)後,英愛雙方代表達成英愛條約,給予愛爾蘭合法的自治權,即自治領地位。愛爾蘭成立愛爾蘭自由邦,領土包括愛爾蘭全島,但條約允許北方六郡(即北愛爾蘭)不參加愛爾蘭自由邦。愛爾蘭自由邦憲法同時規定,愛爾蘭為君主立憲制,愛爾蘭國王由英國國王兼任,同時設立總督職位,議會實行兩院制,成立「行政委員會」(即內閣),設立行政委員會主席職務。 1937年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了新的愛爾蘭憲法(Bunreacht na hireann),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ire),設立愛爾蘭總統(Uachtarin na hireann)職位,但國王繼續根據成文法在國際上為愛爾蘭國的象徵。1949年4月1日通過的愛爾蘭共和國法案最終廢除君主制,將國王職權全部交予總統,愛爾蘭成為共和國。 根據愛爾蘭憲法第4條,「愛爾蘭(ire)」為國家名稱,同時第2、3條宣稱愛爾蘭對北愛爾蘭也享有主權(此文已於1999年廢除),所以愛爾蘭共和國在外交領域一般也自稱「ire」(如愛爾蘭憲法、愛爾蘭總統)。但由於英國對北方六郡實際行使主權,許多國家都避免直接使用「ire」字眼,以照顧北愛爾蘭的立場,避免偏袒之嫌。 愛爾蘭於1949年4月宣布成立共和國之後,自動退出了英聯邦。(英聯邦於1950年才更改規則,允許印度以共和國的身份留在英聯邦之內。)雖然愛爾蘭並沒有重新申請加入英聯邦,但是它保留了許多成員國的權利,如:愛爾蘭公民在英國享有所有英國公民權利,包括參選英國國內選舉和參加英國軍隊的權利。 愛爾蘭於1955年加入聯合國,1973年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即現在的歐洲聯盟)。愛爾蘭歷屆政府一直致力於愛爾蘭和平統一,同時與英國合作解決北愛爾蘭暴力衝突問題。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選民於1998年所通過的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正在實施中。 政治 主條目:愛爾蘭政治 愛爾蘭為共和國,實行議會共和制。愛爾蘭總統(愛爾蘭語:Uachtarin na hireann)為國家元首,任期為7年,可以連任一屆。總統沒有實際行政權,但在愛爾蘭國務院的建議下有一定的權力和職務。愛爾蘭總理(Taoiseach)由國會提名,總統任命,一般上由第一大黨黨魁或聯合政府首領擔任。 愛爾蘭國會(Oireachtas)為兩院制,分為愛爾蘭上議院(Seanad ireann)和愛爾蘭下議院(Dil ireann)。上議院實權很小,由60名議員組成,其中11名由總理提名,3名由愛爾蘭國立大學畢業生選出,3名由都柏林大學畢業生選出,43名從五個特殊職業領域(文化、農漁、勞工、工商、社會)選出。下議院實權較大,由166名議員組成,每個選區選出三到五名代表,選舉按比例代表制用單一可轉換票(Single Transferable Vote)系統進行。按照愛爾蘭憲法(Bunreacht na hireann),議會選舉至少每7年舉行一次,具體間隔通過立法決定。現今議會選舉間隔為5年一次。 憲法規定內閣人數不超過15人,其中上議院議員不得超過2人,同時總理、副總理(Tnaiste)、財政部長必須是下議院議員。愛爾蘭執政黨現為總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所領導的愛爾蘭共和黨(Fianna Fil)和副總理瑪麗哈尼(Mary Harney)所領導的愛爾蘭進步民主黨。主要在野黨為愛爾蘭統一黨(Fine Gael)和愛爾蘭工黨。其他小黨如新芬黨(Sinn Fin)和愛爾蘭綠黨也持有下議院席位。 •愛爾蘭外交 2009-05-26 22:12:18 補充 北愛爾蘭是英國的一個地區,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面積14,139平方公里,人口1,685,000(2001年調查結果),首府是貝爾法斯特。至今為止這裏不同的民族之間的矛盾依然非常大,有些居民點中只有一個民族生活。 1972年北愛爾蘭議會被取消後北愛爾蘭沒有正式的官方旗幟。聯合派人士一般使用英國國旗或北愛爾蘭過去的「紅手旗」,民族派人士一般使用愛爾蘭共和國國旗。兩派人士有時也使用他們歸屬的黨派或宗教的旗幟。 2009-05-26 22:12:25 補充 一些非中立組織使用聖博德旗作為他們的旗幟(呈白底、紅色X形狀),但一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這也是一面保皇派的旗幟,因此至今為止沒有公認的北愛爾蘭的旗幟,同樣北愛爾蘭沒有自己的州歌。在英聯邦運動會上,北愛爾蘭代表隊使用愛爾蘭民謠《倫敦德里小調》(Londonderry Air),而在足球賽上則使用國歌。 2009-05-26 22:12:32 補充 地理和氣候 在上一次冰川時期北愛爾蘭幾乎完全被冰雪覆蓋。北愛爾蘭的中心是內伊湖,面積392平方公里,是英倫三島最大的湖。在北愛爾蘭的西部還有上厄恩湖和下厄恩湖。 北愛爾蘭的山區產金、大理石和花崗岩。最高點高848米。 北愛爾蘭的河流地區的平原非常富饒多產,丘陵地帶則適合畜牧業。 首都貝爾法斯特有北愛爾蘭三分之一的人口,城市化很強,工業發達。 整個北愛爾蘭是溫和的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部比東部潮濕,大多數時間覆雲。氣候變化無常。雖然北愛爾蘭有四季,但不十分分明。貝爾法斯特一月平均氣溫為6.5˚C,七月平均氣溫為17.5˚C。潮濕的氣候和16、17世紀的伐木使今天的北愛爾蘭大多數地區是富饒的草原。 2009-05-26 22:12:41 補充 歷史 1541年英王亨利八世將愛爾蘭升格為王國,並同時成為愛爾蘭國王。自此,英格蘭政府逐漸擴大對愛爾蘭的控制。經過不斷的流血衝突,1603年,當九年戰爭結束之後,英格蘭首次完全控制了愛爾蘭。1607年伯爵出逃事件之後,愛爾蘭的蓋爾貴族統治時代終結,隨即詹姆士一世擴大了對愛爾蘭的殖民,愛爾蘭北部的阿爾斯特省成為移民愛爾蘭島的大量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的主要移居地,這些移民奠定了日後北愛爾蘭的新教徒人口的基礎。17世紀時,這些新教徒移民與北愛爾蘭本地的天主教徒發生了嚴重的衝突,最終以新教徒的勝利而告終。通過刑事法,英格蘭政府確立了新教徒在愛爾蘭全島的政治統治地位。 2009-05-26 22:12:55 補充 1801年,愛爾蘭被併入英國。1829年英國政府頒布天主教徒解放法,取消了對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歧視性政策。隨著愛爾蘭自治運動的開展,愛爾蘭的新教徒擔心愛爾蘭的自治或獨立將使他們成為一個天主教占多數的國家中的少數群體,因而成為了聯合派,主張愛爾蘭繼續留在聯合王國之內。到了20世紀初,隨著愛爾蘭自治運動的日益強大,阿爾斯特省的新教徒組織了阿爾斯特志願軍;作為回應,天主教徒組織了愛爾蘭志願軍。 2009-05-26 22:12:58 補充 在1918年的大選中,主張愛爾蘭獨立的新芬黨贏得了73%的選票,然而在阿爾斯特9郡中新教徒佔優勢的6郡,新芬黨都輸掉了選舉。1920年,英國政府頒布了愛爾蘭仲裁法,將阿爾斯特省新教徒佔優的6郡組成北愛爾蘭,阿爾斯特省剩下的3郡與其他3省合併成南愛爾蘭。1921年,愛爾蘭獨立戰爭結束以後,根據英愛條約,愛爾蘭自由邦成立,北部阿爾斯特省中的6郡成為北愛爾蘭,並在條約簽署後一個月內自主決定是否留在愛爾蘭自由邦內,而北愛爾蘭議會選擇退出愛爾蘭自由邦,留在聯合王國之內。 2009-05-26 22:39:01 補充 哈哈~!我也聽過你剛補充的~但是愛爾蘭就是沒聽過= = 002 回答者: o ( 專家 3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英文 回答時間: 2009-05-27 05:53:27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針對你的問題回答: 「北愛爾蘭跟愛爾蘭二區至今仍常戰亂, 或愛爾蘭(?)仍常因怕被國際忽視 與報復心態而對各國英國大使館等等攻擊嗎?」 北愛爾蘭的糾紛雖然仍沒完全解決,但是暴力衝突已經可以說是歷史了。現在南北雙方的主流派都相當積極的化解過去的矛盾,而人民整體也對和平共處抱著正面的態度。 「然而印象中這幾年並沒看到國際新聞說二者有嚴重衝突的消息啊!」 那是你沒注意到。最值得一提的,正就是今年三月初發生的一個案子。兩名駐北愛的英國大兵,在返英前夕,被愛爾蘭激進份子槍殺。這是80年代以來罕見的正面政治性兇殺案。但是這個案子不但沒有激發民族之間的仇恨,反而引起雙方團結的對暴力強烈地抨擊。在兩名受害者的追悼會中,南北兩派的人都踴躍參加,不分民族宗教,共同表現他們對和平的希望。這種反應也受到當時正訪英途中的歐巴馬總統及國際各界人士的讚揚。 我想,北愛爾蘭的糾紛已經漸漸成為歷史名詞了吧。 「因此,想請歷史系對英國史有研究者, 推薦您所看過的英國史中較可靠的書籍!」 可惜,這我就幫不上忙了。畢竟北愛爾蘭的和平發展是70年代至今的事,時代還太近,而且也還在進展中,這方面的書自然不多。另外不可忽視的兩點: 第一,「和平」的路程,總是靠雙方的耐心,讓步,原諒。和平的歷史自然沒有「衝突」的歷史刺激、戲劇化。沒有驚悚的照片,也少有犀利的對話。想要找你說的那種有趣的,以故事敘述的書,恐怕不容易。 第二,以當代世界史來講,北愛爾蘭糾紛畢竟是有點冷門。研究這方面的學者,還是以英愛人等具有「立場」的人居多。想求客觀可靠的資料,還得仔細篩選。 003 回答者: 寶貝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單戀 回答時間: 2009-05-27 10:15:46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首先聲明; 寶貝 非歷史系學生,只是;某部份與閣下不逕相同,歷史、地理概念一直很差,因此一直在補強自己的歷史概念。再者強調; 寶貝 回答不足之處;尚請海涵 ~ 廢話不多說,請看以下圖解!!! 圖解北愛爾蘭衝突歷史 U2- Bloody Sunday「這首歌我們還得唱多久?」 圖一:How Long Must We Sing this Song? 1983年U2的歌「血腥星期天」歌詞中有這麼一行。歌裡說到的事情,是1972年一月在北愛爾蘭的Derry市,有14位平民被英國士兵射殺的慘劇,此事被稱為「血腥星期天」。 經過將近40年的駐軍,英軍總算徹出了北愛爾蘭。英軍怎麼會跑到北愛爾蘭?這些士兵對付的是誰?又為了什麼?請看北愛爾蘭衝突的歷史圖說。 圖二:基本知識:誰是誰? 在北愛爾蘭裡,天主教徒(即:共和黨人、愛爾蘭民族主義者、taigs、親愛爾蘭)是愛爾蘭人的後代,他們的目標是要從大英國協中獨立出來,跟愛爾蘭共和國統一。 新教徒(即:統一派、保皇派、prods、親英派)是英國跟蘇格蘭移民的後代,他們要維持現狀,讓北愛爾蘭繼續是大英國協的一部分。 歐拉尼爾教會(橘色教會):是北愛爾蘭(以下稱北愛)最古老的新教教會,目前有8萬以上的教友。這個教會的成立,是為了紀念英國的威廉三世皇帝;因為他屬於歐拉尼爾家族,所以教會就使用這個名字。歐拉尼爾教會每年會在7月12日舉辦遊行,紀念1690年7月12日在Boyne的戰役,這是一場新教徒擊敗天主教徒的戰爭。北愛的天主教徒對這遊行總是非常惱火。 IRA(愛爾蘭共和軍,天主教系)是北愛境內最出名的民兵組織。2005年7月28日這一天,他們宣佈停止武裝戰鬥。 UDA(Ulster 防衛會,新教系)是北愛的新教徒的民兵組織(統一派、保皇派、prods)。Ulster防衛會是1971年成立的,作為許多新教團體的上層組織,一開始是合法團體,但1991年被認定為恐怖組織而被禁止。他們也會使用「Ulster自由鬥士」(Ulster Freedom Fighters (UFF))或紅手衛隊(Red Hand Defenders (RHD))的名稱發動攻擊。 圖三:天主教圖對抗新教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早在800年前,英國就在愛爾蘭島上派有駐軍。數以千計的愛爾蘭人死在英國侵略者的手下。比如說,惡名昭彰的英國將軍克倫威爾(Cromwell)在1649年進軍愛爾蘭時,在Drogheda城裡就屠殺了4000名愛爾蘭人。 圖四:從十七世紀中葉起 17世紀中葉,英國人在北愛有目的地推行一種移民政策:他們把最好的土地從愛爾蘭人手中奪走,而交給從英國與蘇格蘭來的移民使用。從1649年起,所有的大地主,也就是說佔統治地位的上層階級,幾乎清一色都是英國與蘇格蘭裔。這些移入愛爾蘭的英國殖民領主信仰的都是新教。而愛爾蘭人信仰的是天主教。 圖五:這是宗教戰爭嗎? 這是宗教戰爭嗎?現在就清楚了:這場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爭奪,跟信仰的差別沒有關係。這是一場愛爾蘭原住民與外來者的鬥爭。原住民的土地被奪走了,而外來者奪走了土地。階級、血緣、籍貫、教養、居所、鄰居、貧苦與富裕等等,這些因素在這場鬥爭中,都比「天主教還是基督教」的問題還來的重要。 圖六:分裂,北愛爾蘭政府(一) 愛爾蘭獨立戰爭(1919-1921)之後,英國人分裂了愛爾蘭島。南愛爾蘭成為獨立國家,也就是現在的愛爾蘭共和國(Eire)。北愛爾蘭,英國殖民者(新教徒)居住最多的地方,繼續以半自治省的地位留在大英國協裡。新教徒既然在北愛爾蘭佔多數地位,就利用這個權力迫害天主教徒。在北愛爾蘭的一黨獨大的新教政府統治下,天主教徒在政治上受到歧視,好的工作與住處都被新教徒拿去。 圖七:和平的努力(一) 六零年代中期,天主教徒開始為爭取更多的公平對待與政治參預而示威遊行。1969年在新教徒與天主教徒間首次發生了流血的戰鬥。英國政府隨後派遣了軍隊到北愛爾蘭。英國人的說法是:軍隊是為了給北愛爾蘭境內被新教政府統治的天主教徒提供保護。但是天主教徒眼中的英軍卻不是保護者,而是佔領者。局勢越來越嚴峻,雙方也日趨激烈。 圖八:血腥星期天 1972年1月30日這一天,終於發生了:在Derry市,天主教徒舉行了一場示威遊行。英國軍隊為了驅散他們,直接對人群開槍射擊。13名天主教徒平民死亡。曾經參預1919-21年的獨立戰爭的天主教地下組織IRA(愛爾蘭共和軍)於是從新組織了起來,很快就受到許多支持。他們要用武裝暴力的手段,尋求與愛爾蘭重新統一,並爭取天主教徒的平權對待。 愛爾蘭共和軍的恐怖行動開始之後,居多數的新教方面也武裝起來了。於是造成了一個接近內戰的局面:僅僅在1972年裡就有超過400人死在雙方的恐怖團體(天主教的愛爾蘭共和軍、新教的Ulster防衛會)手裡或者英國軍隊的槍下。地方議會隨之被解散,北愛爾蘭變成由倫敦直接接管。 參考資料: 蓁寶貝~ 2009-05-27 10:20:14 補充 圖九:和平的努力(二) 1973年12月中,為了尋求北愛爾蘭的和平,在倫敦近郊的Sunnigdale舉行了一場會議。參加的方面有:英國首相(Edward Heath),愛爾蘭總理(Liam Cosgrave)與北愛爾蘭的激進新教政黨(民主統一黨)的一位代表(Brian Faulkner)。 2009-05-27 10:20:54 補充 圖十:第二次北愛爾蘭政府 會議達成了協議。1975年1月1日,Faulkner成為新政府的領袖。他主張要給天主教人更多參政的權利,但是他的政黨不支持:新教黨發動了一場全國大罷工,Faulkner的政府應聲倒台,比他上台的速度還快。北愛爾蘭又恢復被倫敦直接統治。 2009-05-27 10:22:59 補充 和平的努力(三) 1976年8月10日,在Belfast有三名兒童被殺死。小孩們的阿姨柯莉簡瑪蓋兒(Mairead Corrigan-Maguire) 與其他天主教婦女聯合起來,孩子們的葬禮成為大型的示威運動,經由電視轉播傳到世界各地。她們組成的「和平婦女」組織,是首次由不同信仰的人們一起對武裝暴力提出抗議,一年之後她們甚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這運動並沒有發生太多影響,戰鬥還是繼續下去。 2009-05-27 10:23:43 補充 和平的努力(四) 1998年的耶穌受難日這一天,新教與天主教政黨以及英國政府、愛爾蘭政府在Belfast簽下「耶穌受難日合約」。最重要的一點是北愛爾蘭的自治,新教徒與天主教徒應該有平等的參政權,愛爾蘭共和軍與所有其他武裝團體應該放下武器。不過這一年還沒結束,愛爾蘭共和軍就在Omagh市進行了北愛爾蘭史上最慘的炸彈攻擊:29人喪生,350人受傷。 儘管如此,1999年北愛爾蘭成立了一個新政府(由四個政黨聯合執政),這是1975年以來北愛爾蘭首度從新由首府Belfast統治。可惜這個聯合政府維持不了多久:2002年這政府就崩潰了,北愛爾蘭再度失去了有限度的自治。 2009-05-27 10:24:28 補充 十三:愛爾蘭共和軍結束,英軍撤離 2005年8月,愛爾蘭共和軍宣佈停止武裝戰鬥,也解除了武裝。數十年來在省內駐紮的英國軍隊,隨後也開始撤離。8月2日星期四這一天,英軍的軍事駐紮正式終結。駐軍最高峰時,英軍曾派駐2萬8千名士兵,現在只留下5千名。安全任務以後也將重新由北愛爾蘭的警察單位負責:當中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各佔一半。英軍進駐期間,死亡士兵超過700人,最後一名於1997年被暗槍射殺。 2009-05-27 10:25:04 補充 十四:第三北愛爾蘭政府 在幾十年的流血戰鬥與近五年的政治僵局之後,北愛爾蘭從2007年3月起又有了一個新的政府,由新教徒與天主教徒聯合組成。Ian Paisley(民主統一黨,激進新教系)與Martin McGuinness(Sinn Fein黨, 天主教系)擔任北愛爾蘭省的政府首長。 2009-05-27 10:33:16 補充 值得推薦 ~ 吳祥輝的《驚歎愛爾蘭》: www.ylib.com/hotsale/ireland/index.htm 另外推薦一部2006年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影片的片子,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中文譯作「吹動大麥的風」),說的是1920年代在愛爾蘭發生的故事,頗值得一看。 補充部份無法觀看圖片; 寶貝 將網址po出,請閣下自行複製貼到網頁搜尋囉:)) btw.typepad.com/blah/2007/08/post.html 2009-05-27 11:12:36 補充 在介紹一位《愛爾蘭詩人‧葉慈》給閣下認識,一八六五年誕生於距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遠的山迪芒特(Sandymount),十九歲開始嘗試寫長短詩,二十四歲出版生平第一本創作詩集《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並得識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盟的領袖約翰‧奧里雅雷,不久即熱烈投入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 他的作品始終縈繞著沈重的愛爾蘭、古老的那蓋耶耳神話傳說以及丹黯海灘和鄉野,劇本《凱瑟玲‧儗‧豪里翰》,表達了他對革命最徹底的關注。 他在文化和政治上的「英語屬於愛爾蘭,但愛爾蘭不屬於英國!」應感同身受,大哉斯言! 他於1923年榮獲諾貝爾獎,主要表彰他「以富於靈感的詩歌和精美的藝術方式表現愛爾蘭民族精神」的方式 2009-05-27 11:25:43 補充 再次提醒~閣下自行複製貼到網頁搜尋唷 :)) btw.typepad.com/blah/2007/08/post.html 因為才能欣賞到MV影音圖解《北愛爾蘭衝突歷史》 U2- Bloody Sunday「這首歌我們還得唱多久?」 2009-06-04 01:27:35 補充 eleven~ 寶貝提供以下網址 eleven~參考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北愛爾蘭的和平〉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seminar/20021024/20021024.htm 吳智賢:〈北愛爾蘭問題〉http://wf.fhl.net/article01/article0120.html 王芝芝(輔仁大學歷史系):〈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背景〉http://beaver.dlc.ncnu.edu.tw/projects/emag/show.aspx?dataId=f594b8f4-2b27-11d4-b17f-0050bae32d5f 參考資料: 蓁寶貝 1 001 意見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6 22:13:28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大多數北愛爾蘭人(聯合派)希望留在英國,但一個舉足輕重的少數派(民族派)希望加入愛爾蘭共和國。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兩派之間的鬥爭武裝化。1972年北愛爾蘭的自治權為此被取消。從1990年代中開始,兩派的主要半軍事組織達成一個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協議。 2002年10月14日,英國政府宣布,中止北愛地方自治政府的運作,把北愛爾蘭地區的控制權重新收歸中央政府。[1] 2007年5月8日,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宣誓就職,這標誌北愛正式恢復分權自治政府。 002 意見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6 22:23:13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哈哈~抱歉..誤會了~ok~等我整理完寄給你...老實說...我也很少看到愛爾蘭報導 003 意見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6 22:25:38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那我po的這些板大就參考一下好了 004 意見者: ~漂泊四方~ ( 實習生 1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9-05-27 17:21:34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抱歉喔~有時知識+會無法補充(有些人應該有經歷過吧)~所以我才改用意見 005 意見者: 寶貝 ( 研究生 5 級 ) 擅長領域: 世界史 | 中國文學 發表時間: 2009-06-04 01:32:06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eleven~ 寶貝提供以下網址 eleven~參考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北愛爾蘭的和平〉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seminar/20021024/20021024.htm 吳智賢:〈北愛爾蘭問題〉http://wf.fhl.net/article01/article0120.html 王芝芝(輔仁大學歷史系):〈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背景〉http://beaver.dlc.ncnu.edu.tw/projects/emag/show.aspx?dataId=f594b8f4-2b27-11d4-b17f-0050bae32d5f 006 意見者: XTJQBCEUHQFE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7-22 10:36:44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8190609.pixnet.net/blog 1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很抱歉,您輸入的字數已達上限,建議改寫評論. 發表 取消 .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最新世界史 發問中 已解決 .請問有關伊拉克的種族衝突問題? 1937年美國布魯克林區猶太人生活背景與建築風格 更多 請問國家的鞋碼分別幾號?? 關於 婆羅門 祭司 的問題 更多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新推出「知識板主功能」 .10大熱搜關鍵字 1 中醫減肥有用嗎 . 2 三秒膠黏到手 . 3 4g是什麼 . 4 中風前兆 . 5 一直頭痛為什麼 . 6 火山爆發的徵兆 . 7 奇異果連皮吃 . 8 重陽節習俗 . 9 如何美白身體 . 10 洗臉機有用嗎? . .刊登贊助網站230 北愛爾蘭 飯店 tripadvisor.com.tw/北愛爾蘭 瀏覽旅行者的真實體驗 北愛爾蘭飯店,快去預訂吧! tripadvisor.com.tw/北愛爾蘭途風網推薦-經典欧洲旅游路線 www.toursforfun.com 北愛爾蘭遊,上途風網預訂行程.法國,德國,愛爾蘭游,途風訂購,惠游歐洲 www.toursforfun.com可樂旅遊 金牌英國專業團 www.colatour.com.tw 品味英國、英格蘭、蘇格蘭知性之旅,慢遊牛津、劍橋、愛丁堡,精選行程即刻擁有! www.colatour.com.tw下一站英倫 真善美國際旅行社 www.musictravel.tw 搭乘魔法列車,暢遊英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 踏上時光隧道,來到彼得兔故鄉。 www.musictravel.tw五福旅遊 - 高雄直飛吳哥窟 www.lifetour.com.tw 高雄出發遊遍世界,省時又便利!提供各國超值行程、自由行機加酒、直航機票。 www.lifetour.com.tw東南旅遊推薦 吳哥窟旅遊 www.settour.com.tw 快揪姊妹出國玩!小資女也能玩出高CP質,遊古都、訪名勝、吃美食,早鳥優惠中! www.settour.com.tw.全站發燒問題 [ 傳染病 ] 我這樣是不是得了愛滋病 [ 家飾裝潢 ] 30年老屋裝修 [ 心理學 ] 武俠小說的任盈盈是不是美如... [ 紫微斗數 ] 何時可以再婚?適合的工作? [ 商務應用 ] EXCLE抓取資料問題 [ 英文 ] 0.0025%英文如何讀.... 精選關鍵字 ..珍珠港事件 石油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 獨立戰爭 拿破崙 古羅馬 啟蒙運動 馬雅文明 工業革命 凡爾賽條約 金字塔 希特勒 英法聯軍 龐貝城 哥倫布 文藝復興 硫磺島 歐洲經濟共同體 猶太人大屠殺 日耳曼羅馬帝國 車諾比 古希臘 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字軍東征 法國大革命 宗教戰爭 中越戰爭 北約 .知識搜尋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Yahoo!奇摩知識+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資訊百科 的頭像
    資訊百科

    資訊百貨

    資訊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